汇集了海量的优美文章语录和经典故事

网站首页 > 往事回忆 正文

往事回首,像涓涓细流之听广播(三)(往事,像一股涓涓细流)

jellybean 2024-04-19 13:53:59 往事回忆 199 ℃ 0 评论

#头号周刊#?#广播#?#往事随风而动#?


往事回首,像涓涓细流之听广播(三)(往事,像一股涓涓细流)

网络图片,和我家的一样,我家的比这个保管的更好一点

几年前的一天,三姐拿来一个比书厚一些的东西给我,说这个你保管吧。我打开一看,是伴随我们家生活多年的半导体收音机。

大约是七十年代中期,政治上的紧张氛围有所缓和,家里又多了这个大件。

妈妈是个会过日子的人,家里买的东西总是很有质量。什么收音机、缝纫机等都买得早,而且都是名牌。但在文革期间家里几乎没有添置大件物品。

这个半导体收音机是熊猫牌的,棕色的真皮皮套,蓝色的指示盘。看着小巧精致。

最让我们觉得新奇的是有个可以伸缩的天线。平时看不到,拔起来挺长,感觉很好玩。这是原来收音机没有的。?


电子管收音机


关键是它可以拿走,愿意在哪听就在哪儿听。挂墙上的广播匣子,柜子上那个大大的收音机都仿佛是不可移动的物件。这个半导体收音机可以抱在怀里调台,去哪屋听都行。

我不记得当时买这个大件花了多少钱,应该不菲。

有了这个半导体收音机,好似多了一个玩物,闲着没事时就会拿来摆弄摆弄,中波不用天线,短波就要拔出天线。一点点扭动按钮,找个好听的电台。


那时电台里最多的节目是样板戏,先是《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沙家浜》听得烂熟,唱得也有板有眼的,连道白都一字不落。因为不仅从这台半导体收音机中听,有广播的地方,无论是家里还是马路的电线杆子上,都在唱。后来又出来了《杜鹃山》,喜欢听柯香的唱段,常跟着广播学。

我们最愿意听的是广播剧和小说连播。

那时的广播剧制作的水平很高,虽然只是在听,仿佛身临其境,画面就在眼前。

我觉得在七十年代中期和整个八十年代,广播水平达到了巅峰。

自从家里有了半导体收音机,我听广播的渠道主要就是这台收音机。除了娱乐以外,每晚必听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

每天晚上八点钟报时一过,就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时间。就像现在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

每到这个时间,全家静悄悄地听广播。这半个小时的新闻播报,给住在边远地区,报纸都看一周前的我们,带来了外界最新信息,像打开常闭的窗,进来了外面的新鲜空气,酣畅!

最重要的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是每年的12月31日。清晰记得,当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音员用高亢的声音,字正腔圆地说出:“现在播送两报一刊元旦社论”时家里鸦雀无声,异常安静,一家人坐在炕上专心听元旦社论,心情跟着激动。

尤其是七七、七八、七九年那几年,每年的元旦社论都很振奋人心,令人精神抖擞。同时也感受到社会欣欣向荣,人们心情舒畅。

那几年我正在上高中,学校开始抓学习,学习生活紧张起来了。到本世纪末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翻两番,实现四个现代化,成为我们要为之奋斗的目标和努力学习的动力。

无论学习多么紧张,即使临近高考,我依然如故,每晚八点坚持听广播。也正是这个听广播的习惯,助力了我的高考。

七九年正值拨乱反正时期,许多观念都是文革期间留下来的,根深蒂固。如果不听广播,很难辨别对错。那时大部分想参加高考的同学,不关心时事政治,只看书本,整天背政治题。记得住在我家楼上一女孩早上四、五点钟就在院子里背政治,后来高考政治分数很低,拖了后腿。

七九年高考的政治题许多是判断正误的,如果只靠背,没有了解新形势很难答对。

我在政治科目花的时间最少,结果高考的政治分数还不低。我想得益于我听广播这一习惯。

听广播几乎伴随我的一生,这是最经济时间,最便利地获取信息的渠道。当我和别人说我每天早上起来第一件事是打开广播,他们很惊讶地说:不开车从来不听广播。我是从来不开车,经常听广播。

写在后面


本想再写一段用小度听广播。因为我有几年每天早上都喊小度播放中央广播电台的经济之声。

没想到幸福的日子在某一天戛然而止。原因竟是小度没有播放中央广播电台节目的版权。真要惊掉了我的下巴,听了一辈子广播,才知道还有个版权问题,是不是我也得交点钱了,可别管我要几十年听广播的钱,我可交不起。

这就是市场吧,逐利到中央广播都不能随便播放,我觉得应该给人家点钱让人家给你传播,做广播的目的难道是不传播,而是自我封闭?这是倒退还是进步我不懂。

(完)

本文暂时没有评论,来添加一个吧(●'◡'●)

欢迎 发表评论: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