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集了海量的优美文章语录和经典故事

网站首页 > 经典语录 正文

陈果《好的孤独》书记,建议读一读(陈果关于孤独)

jellybean 2024-04-19 00:51:37 经典语录 224 ℃ 0 评论

孤独不一定那么不堪忍受,或许只有它能让我们学会如何与自己好好相处;死亡不一定如我们想象的那么阴森恐怖,或许它只是人辛劳一生后进入某个温柔的无梦之眠;人生的苦难不一定那么面目可憎,或许它富有某种异乎寻常的营养,使我们经历过后活得更强大…

只有无法接受真实自我的人,才会用虚构的美丽自己骗自己,那是一种直面真相的瘫软无力。如果一个人无可避免地生而有弱点,那么不能接受自己有弱点,恐怕才是他最无可救药的“弱点”。

陈果《好的孤独》书记,建议读一读(陈果关于孤独)

或许死亡本身包含着这样一种自然所赋予的、不易察觉的温柔美意——这块令你耗尽一生而难以摆脱的“巨石”,恐怕唯有死亡才能使你彻底放下;这一条忧心忡忡的人生道路,唯有走到尽头,你才有机会无所顾忌、心安理得地沉入一个永久的无梦之眠,享受完全的清静。

是啊,安全感!或许它才是那个我们于重负之下真正神往的、人生的终极“顶峰”。

泰戈尔有诗,人若“不经历黑暗,无以通达光明”,

孤独”是自得其乐的独处,是自成体系的完整。

翻了一圈电话本,数百个名字里却找不到一个真正想说话的人;电视频道换了又换,却都显得那么枯燥乏味;想痛哭流涕,想声嘶力竭地大喊,想在暴雨里狂奔,来驱赶压迫着自己的精神低迷……那是一种无所适从的“自厌”,那是自我心灵之火熄灭时的憔悴沮丧。

孤独”是由自我思想的丰富性而带来的对独处的近乎贪婪的偏好与享受,那是一种对自我充实饱满的精神生活的不紧不慢的消化、悠然自得的回味,娴静而从容。

而“寂寞”是由自我内心的荒凉、思想的贫乏而引起的对独处的恐慌,精神的空洞使我们直觉到生命的虚无,情感的真空使我们怀疑自我的存在,那是一种灵魂中空的干瘪,是绚烂的烟花在高空瞬间绽放、又坠回广漠低沉的黑暗中的无望,焦灼却疲乏。

适度的距离还原每个人的完整性,它使每个 人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因其独特而互生欣赏与敬意。更因为这距离有时超越了我们的肉眼视力所及的范围,于是我们产生了精神的凝望——思念。

正因为我们总是跻身于这个或那个人群之中,我们逐渐对“人”这种生物产生了审美疲劳,我们对人、对人性、对人的精神失去了儿童时代充满的好奇,因此每到节假日,我们所谓的“休闲散心”,实际上就是逃离人群、避开喧嚣、寻找天地、寻觅孤独。

当我们真正体验到了孤独的美好,我们才真正学会了品味自我;品味自我才能品味生活、品味生活中的他人,孤独令我们更懂得生活,也更珍惜“人”。

一个甘于孤独的人必定热爱思想,因为能令形单影只变得充满乐趣、充满创意、散发出诗情画意的唯一源泉就是“思想”。

哲学家帕斯卡所说:“人只是宇宙中的一颗微粒,可人的头脑却能思考整片宇宙。

当人不再惧怕直面孤单,而是坦然地安于孤单,那么他也就懂得了尊重孤单,学会了将孤单视为生活之友,而当他在善意地感受孤单的同时,他已然成长为享受孤独的思想者。

“功利之盛”能压倒人,“修养之美”能愉悦人,“灵魂之高贵”能拯救人。“内功”是“成功”的精髓,唯有它能使人发现并创造幸福。我相信,真正的“成功”必然内含着“幸福”,而人生最高的“成功”莫过于“内心的幸福”!

知我所能,我所能者,尽善尽美”;“知我所不能,我所不能者,虚怀若谷”。

想到张爱玲的一句话:你问我爱你值不值得,其实你应该知道,爱就是不问值得不值得。

如果灵魂有血,那么知己应当与我流着相同的血。他也是我的亲人,也是我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

只有常以孤独之自我意识反观自身的人才可能拥有真正弥足珍贵的朋友。

因为“苦”是心灵的受难,“怨”是情绪的毒气;

朋友不是为了“利用”,不是为了找一个安全的情绪宣泄渠道,不是为了索取安慰,不是为了陪衬自己的优越,不是为了多一个“帮手”或“同谋”,而是为了奉献我们的爱与关怀,为了与之分享心灵的丰富和生活的美好,为了那种相互理解所带来的默契,为了“不时常想起,却无处不在”的空气般的同在感和信赖感

朋友即是soul mate,也就是在灵魂中相连,是精神的一体共生。在友情中,我们担当的不是彼此的琐事,而是对方的灵魂。

如果你所谓的“朋友”是可供你想用时用他一下的工具的话,你就没有脱离实用及功利层面。美好的友情与功利无关,功利之心可能会带来生意场上的“伙伴(英文中的partner)”——那基于我们心知肚明的契约关系,却不可能为我们带来“朋友(英文中的friend)”——那基于我们休戚与共的生命关系。

如果你所谓的“朋友”是可供你想用时用他一下的工具的话,你就没有脱离实用及功利层面。美好的友情与功利无关,功利之心可能会带来生意场上的“伙伴(英文中的partner)”——那基于我们心知肚明的契约关系,却不可能为我们带来“朋友(英文中的friend)”——那基于我们休戚与共的生命关系。

朋友的交好为的是更大地享受精神的自由而非限制更多的不自由,互相帮助对方挖掘天然之自我,竭力呵护彼此的真性情而不强求对方改变、回报或者做出回应,这才是为友之道。

道德不道德,其得失全在于一个人独处之时的“扪心自问”。问一问我们的这颗心:我这么做,“安”乎?“心安则为之。

一个人只要还能被称之为“人”,还有“人性”,那么他的内心就必然存有这样一些“道德”的种子——“恻隐之心”(仁慈)、“羞恶之心”(正义)、“辞让之心”(谦逊)、“是非之心”(理智)——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与生俱来的“良心”。

真正的道德发乎天性,落于心安,类似于“本能”,不是一个人再三权衡后去“行善”,而是心有不忍,于是身体力行。

现实生活中的一切——财富得失不定、权势涨落无序、祸福起伏难测、身体发肤旦夕间逐渐老去,我们虽对此心有不甘、心存不安却无计可施、只得认命。“无可奈何而后有思”,无能为力之下,我们却从未停止寻找人生可以恒久之物的渴望,于是我们将深情的凝视转向亲情、友情、爱情。

为所欲为”意味着我们已然被欲望所左右、由贪婪驱使,不是我们在主宰或支配自己的欲望,相反,倒是欲望在主宰和支配我们,牵着我们的鼻子走。

法国思想家卢梭的名言:“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康德名言:所谓的“自由”“并不意味着能做自己想做的”,而是意味着“能拒绝自己不想做的”

很多时候,他明知道边界之外是一片流光溢彩的迷人世界,充满新奇与华丽,但他愿意止步于此、永不涉足,因为边界之内“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精神自由使他更加流连忘返、不忍离去。他的标准与尺度对于世人而言很多时候显得太过孤绝而不具有普遍性,所以世人常常不理解他的执着,偶尔还会哀叹他错过了太多、失去得太不值,而他却自有其道理、自有其无可名状之欢乐、自有其“心底无私天地宽”的内在酣畅。

道德与自由:道德不是人性的捆绑,“良知”也不剥削人的自由,相反,人是被自己无度的欲望所束缚,是在欲壑难填的焦躁不安中丧失了“自由”。

人与人的高下最终还是取决于精神境界、人格修养、思想力量,而这种长久的胜利,只属于那些在自我完善、自我升华的道路上走得更远、登得更高的“求道者”,他们未曾怀抱野心,却只是努力地超越自我……偶然间,一低头,竟发现群星在脚下闪耀。

启发自尼采的名言:“你应该超越自己,走得更远,登得更高,直至群星在你脚下。”

我们应当努力挣钱,因为它重要;而我们挣钱,最终只是为了——有一天它对我们而言不再那么重要。

道德”与“利益”之间的一个潜在平衡点——为自己着想,但不要只为自己着想,也为别人想想。

一个人的精神生命力取决于他内心爱的活力——一个人心中的爱越诚挚,他的精神生命越坚韧;一个人心中的爱越广阔,他的精神生命跨越的时空也就越广阔。当一个人爱天下人,他的精神也就趋于不朽。

换言之,“独善其身”是一个善良的人在自己最黑暗、最沉重的阶段依旧在保守和坚持的“良知”。所谓“穷则独善其身”,其中的“穷”类似于“穷途末路”的“穷”,指的是处境的窘迫、人生的失意、长久的不得志。“穷则独善其身”意味着一个人即使在自己生活最没落、最不如意、最艰难困苦的阶段,也至少要洁身自好,绝不因受害而害人,绝不随境遇失落而人格低贱,绝不为生活所迫而危及良知——虽处境无比糟糕、自顾不暇的“我”已无力造福于人,但至少还能问心无愧;虽自问无能于获得“兼济天下”的“助人之乐”,但至少还有“独善其身”的“无亏之安”。

或许,真正“兼济天下”的“关怀”必须首先具有“独善其身”的“清净”,真正“兼济天下”的“豪迈”不能离开“独善其身”的“纯粹”。

一个人能施以援手、救助他人,当然是美好的大爱,而一个人如果能长期在乌烟瘴气中立于超然之境,对心胸狭隘之人怀有包容之心,何尝不是一种“慈悲”?

特蕾莎修女题为《不管怎样》的短小演说恰是“独善其身”与“兼济天下”的完美融合——

人们经常是不讲道理的、没有逻辑的和以自我为中心的,不管怎样,你要原谅他们。

即使你是友善的,人们可能还是会说你自私和动机不良,不管怎样,你还是要友善。

当你功成名就,你会有一些虚假的朋友,和一些真实的敌人,不管怎样,你还是要取得成功。

即使你是诚实的和率直的,人们可能还是会欺骗你,不管怎样,你还是要诚实和率直。

你多年来营造的东西,有人在一夜之间把它摧毁,不管怎样,你还是要去营造。

如果你找到了平静和幸福,他们可能会嫉妒你,不管怎样,你还是要快乐。

你今天做的善事,人们往往明天就会忘记,不管怎样,你还是要做善事。

即使把你最好的东西给了这个世界,也许这些东西永远都不够,不管怎样,把你最好的东西给这个世界。

你看,说到底,它是你和上帝之间的事,而绝不是你和他人之间的事。

知识”不是我们对外部世界的物质的认识,而是我们对潜伏在自我灵魂世界中的真理的回忆。

《孟子·告子上》中,孟子说:“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或相倍蓰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者也。《诗》曰:‘天生蒸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

自我的独立包含了经济的独立和精神的独立,缺一不可。经济的独立意味着物质的自给自足、无需他人的供养。精神的独立则指向独立的自我辨析、选择和创造的能力,不被他人主宰,但这并不意味着无视他人的忠告或建议、不接受他人善意的帮助或提醒,那是“自闭”“自负”“自大”“刚愎自用”。

童年时的快乐,往往“因物喜、因己悲”,基于具体的对象、关注一己的情绪变动。我们的“快乐”在于“得到”时的兴奋、我们的“悲伤”源于“得不到”时的沮丧。

童年时“因物喜、因己悲”的快乐虽然简单而本真,但只停留于片刻的满足、短暂的幸福,瞬间之后又将陷入漫无目标的迷茫或者目标在前却求之不得的无奈。这样的“乐”注定太“快”而无法稳定持久。

而成熟的开心,则接近于“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从容淡定。它放开具体的对象、超越转瞬即逝的个人情绪。那不是来去匆匆的“快乐”,而是豁达大度、无所计较的“开心”。

对于成熟者,有糖吃挺开心,吃不到糖也不难过;赢了人家挺开心,输了也不难过;美味佳肴不拒绝,粗茶淡饭不计较;得意之时不显摆,失意之时不抱怨。

所谓“看破红尘”就是说“心在红尘之上”;所谓“参透世事”也就是指“看得比世人更深远”,意味着这样的“觉悟者”在精神境界这座公寓楼层中站得比芸芸众生更高。

恩惠”二字植根于“心”,与之相对应的“感恩”二字底下也是“心”,这就在暗示着我们,真正的恩惠是他人发自内心的善意,所以真正的感恩也当以自我发乎于心的诚挚感激相回馈。

只有当我们意识到他人对我们的善待不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事情时,只有当我们不安于受惠于人时,我们的感恩心才会在不知不觉中油然而生。

接受爱,享受爱,并传递爱,才是感恩的王道。这个过程欢乐而坦然,平和而忠诚

就是说用哲学思考使自己在向死之境中不断提升精神境界,从而超越死亡。这种超越不是让我们可以不死,而是让我们可以平静而坦然地面对死亡,然后自由而欢乐地迎向生活。

当我们对什么都不再感到好奇的时候,我们就真的衰老了。

Tags:

本文暂时没有评论,来添加一个吧(●'◡'●)

欢迎 发表评论: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