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集了海量的优美文章语录和经典故事

网站首页 > 抒情散文 正文

重温经典散文丨张爱玲:《夜营的喇叭》

jellybean 2024-04-19 15:07:09 抒情散文 155 ℃ 0 评论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乱世中的儿女总是多愁善感的,更何况是那样知性通透的张爱玲呢?但在这里让她感伤的不是花开和鸟鸣,而是夜营传来的喇叭声响。她在感伤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欣赏张爱玲的《夜营的喇叭》

重温经典散文丨张爱玲:《夜营的喇叭》


本期音频选自《天才梦-张爱玲散文经典作品集》

夜营的喇叭

张爱玲


晚上十点钟,我在灯下看书,离家不远的军营里的喇叭吹起了熟悉的调子。几个简单的音阶,缓缓地上去又下来,在这鼎沸的大城市里难得有这样的简单的心。

我说:“又吹喇叭,姑姑可听见?”我姑姑说:“没留心。”

我怕听每天晚上的喇叭,因为只有我一个人听见。

我说:“哪,又吹起来。”可是这一次不知为什么,声音极低,绝细的一丝,几次断了又连上。这一次也不问我姑姑听得见听不见了。我疑心根本没有什么喇叭,只是我自己听觉上的回忆罢了。于凄凉之外还感到恐惧。

可是这时候,外面有人响亮地吹起口哨,信手拾起了喇叭的调子,我突然站起身,充满喜悦与同情,奔到窗口去,但也并不想知道那是谁,是公寓楼上或是楼下的住客,还是街上过路的。


张爱玲的散文只有六十多篇,但也深刻地体现了作者的情感内容,这篇《夜营的喇叭》对于探究张爱玲的生存哲学史很有意义的。整篇散文不过300字,却将张的、情感流动刻画地细腻而又深刻。

但我依然“于凄凉之外还感到恐惧。“这种恐惧不会是因为我真的听到了本该没有的声音,而是恐惧‘我“竟然开始怀疑自己的判断。作者并不是真的愿意就此埋没在世俗的洪流中,她为此感到凄凉而恐惧。

可就这个时候,“外面有人响亮地吹起口哨,信手拾起了喇叭的调子。“这无疑给张爱玲“凄凉而又恐惧”的心理增加了喜悦。欣喜于终于有人和她一样听到了这个喇叭的声音。作者却几乎同时又解构了这种喜悦,因为这喜悦中,还包含着同情。

这同情也许是同情那人,或许他也遭遇着跟自己一样的遭遇;但同时她也是在同情自己。作者这样一个看透世事的人怎么会不知道,跟她一样的人实在是太少了,虽然他能够听到这喇叭声,但这声音就如她听到的那么深刻吗?

作者在第一段就说这喇叭声是“几个简单的音阶,缓缓的上去又下来,在这鼎沸的大城市里难得有这样的简单的心。“可见对于这喇叭声,她不是仅仅地听到或没有听到这么简单,这其中饱含着她独特的个人感受。在这喧嚣的都市中,这一颗简单的心才是作者对喇叭声情有独钟的原因。外面的人即使听到了这喇叭声,却也没听出这喇叭声背后的情感体验。

相对于张爱玲,作为孤独者的鲁迅,他是以勇士的姿态来反抗孤独,有着一种悲壮的凄凉。但作为张爱玲,她却更愿意以一种世俗的态度来面对孤独,这一份坚强,让人更多了一份怜悯和喜爱。

张爱玲

张爱玲,中国现代女作家。7岁开始写小说,12岁开始在校刊和杂志上发表作品。1943至1944年,创作和发表了《沉香屑·第一炉香》《沉香屑·第二炉香》《茉莉香片》《倾城之恋》《红玫瑰与白玫瑰》等小说。1955年,张爱玲赴美国定居,创作英文小说多部,但仅出版一部。1969年以后主要从事古典小说的研究,著有红学论集《红楼梦魇》。1995年9月在美国洛杉矶去世,终年75岁。有《张爱玲全集》行世。


姚锡娟

姚锡娟,著名戏剧家、电视艺术家。一生中出演了很多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并且获得了相应的成绩、使之流传下来。美就要美得漂亮,美得精彩,美得深度!


赏析来源于瑞文网(ruiwen.com),

图片均源于网络,侵删。

编辑:大音聆听

本文暂时没有评论,来添加一个吧(●'◡'●)

欢迎 发表评论:

标签列表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