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集了海量的优美文章语录和经典故事

网站首页 > 风光美景 正文

大语文学习之86——公元前771年-烽火戏诸侯,成语:倾国倾城等

jellybean 2024-04-19 23:29:28 风光美景 116 ℃ 0 评论

?听众:自家娃和爱学习的小学到高中娃们

成语,是汉语词汇中定型的词。成语,众人皆说,成之于语,故成语。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

典故,一指典制和掌故;二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三指具有教育意义且大众耳熟能详的公认的人物、事件。

成语和典故,都是中华文化中璀璨的明珠,是课内外语文学习的必修内容。

也欢迎进入专辑批量学习《专辑-成语与典故》


没时间、没耐心看文字的,可以听音频,本期长约10分钟。


1.背景:

亡国三笑,即:夏朝妺喜笑裂缯之声、商朝妲己笑炮烙之刑、周朝褒姒笑烽火戏诸侯。《左传》有“夏以妺喜,殷以妲己,周以褒姒,三代所由亡也”之言。有趣的是,历史上关于这三位女性的亡国故事都提到了她们的“笑”。

上一篇介绍的周宣王在位46年,宣王死后其子继位,是为周幽王,是中国西周末代君主。幽王在位时,各种社会矛盾急剧尖锐化,政局不稳,地震、旱灾屡次发生。

2.起因:

周幽王变本加厉地加重剥削,任用贪财好利善于逢迎的虢石父主持朝政,引起国人怨愤。又听信宠妃褒姒的谗言,废掉原王后申后及太子宜臼(申后之子),立褒姒为后,立褒姒之子伯服为太子。申后与宜臼逃回申国。

3.经过:

据《史记》记载,褒姒不爱笑,周幽王想出各种办法让她笑,但褒姒始终不笑。周幽王设置烽火台和大鼓,有敌人来到就点燃烽火召集援兵。有一次,周幽王听信虢石父谗言点燃烽火,诸侯都率兵赶来。诸侯到后却发现没有敌人,褒姒看到诸侯惊慌失措的样子,果然哈哈大笑。褒姒瞧见这么多兵马忙来忙去,于是笑了。周幽王很高兴,以千金赏虢石父(即一笑千金)。

周幽王非常高兴,因此多次点燃烽火。后来诸侯们不再相信,渐渐不肯应召而来。



4.结果:

周幽王十一年(前771年),申国联合缯国、西夷犬戎攻打周幽王,周幽王点燃烽火召集诸侯援救,诸侯却没有前来援救。犬戎最终在骊山之下杀死周幽王,俘虏褒姒,西周灭亡。

5.评述:

公元前771年的这场战争,直接导致西周灭亡。周平王自此东迁至洛邑,开始了东周时期。

另,2012年,北京清华大学整理获赠的战国竹简(清华简)时,发现竹简上的记述与“烽火戏诸侯”故事有所偏差。清华简记载,周幽王主动进攻原来的申后外家申国,申侯联络戎族打败周幽王,西周因而灭亡。清华简上并没有“烽火戏诸侯”的故事。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教授刘国忠称,史学界对“烽火戏诸侯”曾有过质疑,认为《史记》中所载只是“小说家言”。清华简的内容一定程度上支持这种质疑,从而部分推翻《史记》的记载。刘国忠认为,史学界就此可以得出结论:西周灭亡不是因为“烽火戏诸侯”,该故事甚至并不存在。

6.引用典籍、典故及成语:

引自:《史记·卷四·周本纪第四》:

不好笑,幽王欲其笑万方,故不笑。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姒乃大笑。幽王说之,为数举烽火。其後不信,诸侯益亦不至。又废申后,去太子也。申侯怒,与、西夷犬戎攻幽王。幽王举烽火徵兵,兵莫至。遂杀幽王骊山下,虏襃姒,尽取周赂而去。

另有汉武帝时音乐家李延年诗:“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即:倾国倾城


典故及成语:

(1) 一笑千金、千金买一笑

(2) 倾国倾城

本文暂时没有评论,来添加一个吧(●'◡'●)

欢迎 发表评论: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