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集了海量的优美文章语录和经典故事

网站首页 > 综合其他 正文

鲁迅葬礼多隆重?宋庆龄蔡元培扶棺,16位名家抬棺,巴金赫然在列

jellybean 2024-04-19 06:10:26 综合其他 158 ℃ 0 评论

提到鲁迅,大家会想起什么?是课本里那些教条般的必读文章?是那个穿长衫的双手背后的冷峻男人?是投笔从戎字字啼血的激愤?还是那个不屈不挠的自由主义者形象?

关于鲁迅,我们谈了太多太多,他是先驱、他是革命的思想家、是中国国民文化之母。鲁迅就像一座神邸般被立在了那里,毛主席曾经有一句话是这样形容鲁迅的:

鲁迅葬礼多隆重?宋庆龄蔡元培扶棺,16位名家抬棺,巴金赫然在列

“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代表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身上最可贵的反抗精神。”

事实正如毛主席所说的一样,鲁迅之所以伟大,所倚仗的就是他身上那种永不妥协,永不屈服的品质。也正因如此,鲁迅获得了国人们的尊敬。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去世。他葬礼的场面空前盛大,不仅有16位名流大家为他抬棺,更有北大校长蔡元培、国母宋庆龄为他亲自扶灵。

一位文豪的落幕,总是有着无尽感伤的。鲁迅先生去世的噩耗一经传出,便震惊了无数国人,近万人自发在上海街头为其送葬,到场的名人更是多不胜数,当时的场面具体是怎样的呢?

波折人生体冷暖

鲁迅当然是一位战士,但他却不仅仅是战士。我们翻开他的生平不难发现,生活中的鲁迅也是一个极有性格的人。他同样会怒目相对、会笑脸相加、会畏惧、会动心、会柴米油盐,会家常里短。

鲁迅之所以伟大,并非是因为他有多么的无懈可击,而是因为他和大部分常人一样,都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普通人,但他却毅然决然地扛起了那些常人无法担负的重担,毫无怨言。他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

1881年9月25日,鲁迅出生在浙江绍兴一个官僚家庭中,江南温润的水乡,养成了鲁迅细腻的性格。相对富庶的家庭,也为他提供了良好的教育条件。鲁迅自小便表现出了超乎常人的求知欲,自七岁开始,他便爱上了读书。

小时候的鲁迅读书没有什么目的性,很喜欢看一些闲书。12岁那年,他就去到了三味书屋读书,成为了寿镜吾老先生的学生。在13岁之前,鲁迅的人生过的都是非常顺遂的,如果这样一路发展下去,他长大或许会和大部分人一样,成为一位温润的才子。

但就在13岁那年,他的家中突发了一场极大的变故,他原本在京城做大官的祖父,因为卷入了一场科举舞弊案而被关入监狱,家里的经济状况也逐渐困顿了起来。看着家里的情况越来越糟,他的父亲也是头疼不已,最终一场大病把父亲击倒了。

一夜之间,人走茶凉。年少的鲁迅不明白,为何当初那些和他们极为亲近的亲友们,会突然转变态度,对他们冷眼相对、恶语相向。但这段经历足以让鲁迅更深刻地理解“世人的恶”

很快,家境败落的鲁迅一家变卖了从前的房子,转而去到外祖母家的农村生活。也就是在这段时间里,鲁迅和底层人民密切地接触起来,并了解了农民的生活。在他17岁那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南京水师学堂读书。入校后,鲁迅便将自己的姓名改为周树人

鲁迅本人的功利心是没有那么重的,不过家中叔叔却一直催着他,要他考取一个功名,由于拗不过叔叔,鲁迅便答应了参加考试。但中榜以后,他却又以四弟患病为理由,没再继续参加府考,而是去到了南京继续求学。

在校读书期间,因一次意外的机会,鲁迅接触到了赫胥黎所做的《天演论》。这本书简直像是打开了鲁迅新世界的大门。《天演论》中的先进思想,给予了鲁迅极大的震撼,当时鲁迅便动了出国看世界的念头。1902年,鲁迅和钱均夫等几位同学一起奔赴日本公费留学。

日本留学的经历对鲁迅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到达日本后,鲁迅就把自己那条长长的辫子给剪了。课余时间,他特别喜欢和同学一起探讨一些哲学和文艺方面的问题。对于一些关于人性的问题及国民性的问题,他也表达出了极大的兴趣。

一天,鲁迅和同学在教室里上课的时候,老师在课堂上放映了一个片子。片子里面有这样一个场景:

“一个被冤枉为俄国侦探的中国人,被一群手持钢刀的日本人给围了起来,这群日本人一边辱骂这位中国人,一边伸出了魔爪,欲对他动刑。在这些日本人的周围,还站着一群围观的中国人。而这些中国人面对眼前这一情景,个个无动于衷,脸上满是麻木的神情。”

看到这一幕的时候,鲁迅身边的一位日本同学嘲讽道:

“你们看看这些中国人麻木的样子,从这件事你们就能看出来,中国是一定会灭亡的。”

听见这句话,鲁迅噌地一下站了起来,瞪向了那位日本同学,然后他什么都没说,便推门走了出去。走出教室之后,鲁迅的脑海里一直回想着那位日本同学说的话,还有影片里那群看客眼神中麻木的神情。这种神情鲁迅太熟悉了,从小到大,他无数次看到过这样的情景。想到这里,鲁迅的脑袋嗡嗡作响......

弃医从文救世人

在外面转了半天之后,鲁迅突然意识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那就是自己之前的报国之路会不会选错了?以前鲁迅想成为一名医生,学成之后,可以医治国人的身体,让他们拥有更强壮的身体,去抵抗外国的侵略并发展本国。

但今天发生的这一切,却让鲁迅对自己深深的怀疑起来,那群围着受害者的中国人,哪个不是身强体壮?可他们却对眼前发生的这一切熟视无睹。正因为看到了这一幕,鲁迅才转变了自己的目标,立志弃医从文,用自己的笔来唤醒中国百姓,让百姓们从思想上意识到救国的重要性。

从那以后,鲁迅便拿起笔杆写出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样的诗句,写出了《孔乙己》、《狂人日记》、《呐喊》这样发人深省的优秀作品。鲁迅的笔触是犀利的,他一针见血的写出了中国人身上的弊病。但鲁迅先生写这些东西,从来都不是为了指责,而是想让中国百姓能够深刻意识到自己身上的不足,并知耻而后勇。

就这样,鲁迅描写出了一个个例如孔乙己、祥林嫂等麻木的、愚昧的、极具讽刺意味的形象,他企图以这样的方式唤醒民众觉悟。事实证明,鲁迅真的做到了,他的这种将个人意志和祖国命运紧紧结合在一起的精神,感染了无数世人。

鲁迅一生高风傲骨,几乎从未向任何人低过头,对于他自己看不惯的事情,他也是丝毫不顾情面,直接批判。但其实这种尖锐而冷峻的形象,也不过是鲁迅的一面罢了。在生活中,鲁迅还非常爱开玩笑。和他相处过的人都会由衷的评价一句:“鲁迅是一个幽默轻松的人!”

文豪爱情多趣味

翻开书本,我们能够看到鲁迅痛心疾首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而走进鲁迅的生活,我们不难发现,他就是一个有血有肉,至真至性的人。这一点从鲁迅的爱情上就可以很好的体现出来。

鲁迅的原配为朱安女士。在鲁迅决定东渡日本求学的前夕,他突然收到了一封来自家乡的信。母亲在信中告诉他,说家里为他定了一门亲事,要他赶紧回来完婚。面对旧社会包办婚姻这种事情,思想进步的鲁迅自然是非常不情愿的。他屡次向母亲提出过拒绝,但母亲对此事的态度却非常坚定。

自小便接触了新思想的鲁迅,对女子缠小脚也是极为厌恶的。听说了这位名叫朱安的女子,是个既缠小脚又没读过多少书的女性,他的心中更是不满了。但是一心想着让鲁迅成亲的母亲,却没管鲁迅怎么想,而是又寄来了一封书信,言语急切,谎称自己病危

孝顺的鲁迅一看到信,就马不停蹄地赶回了家。进门之后他才发现,母亲这哪里是病危呀?明明就是要逼着自己成亲,纵使心中有万般不愿,他也不好和母亲再做纠缠。就这样,他和朱安结婚了。

两人的婚姻是不幸的,自听说朱安这个人开始,鲁迅就对她没有什么好感。而两人结婚几天之后,他更是直接撒手跑回了日本。

在日本学成归国之后,鲁迅在北京大学等高校做起了教授。后来他因一场意外生了一场大病,在鲁迅生病期间,妻子朱安一直不离不弃的守在他的病榻前照顾他。这段时光,也使两人间少见的出现了温存。后来鲁迅在提到朱安的时候,对她也没有那么排斥了。

虽说鲁迅对朱安并没有男女之情,但是他对这位妻子还是非常感激的。就在鲁迅自己都以为会和这个女人度过一生的时候,一个风风火火的身影,就这么直愣愣地闯入了鲁迅的视野。

那是1923年的一个秋天,鲁迅和往常一样,在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讲课。很快,台下的许广平,就被台上侃侃而谈的鲁迅给吸引了,然后许广平便对鲁迅展开了热烈的追求。这样一个思想先进、性格活泼的女孩,鲁迅本人也是非常心动的。

许广平的强烈攻势下,两人顺利相恋。在确定关系后,这件事情也很快在校园内传开。考虑到影响问题,鲁迅极有担当的选择了离开这里。

在好友的介绍下,鲁迅去了厦门。在厦门教书之时,许广平回到了广州工作,就这样,两人谈起了异地恋。虽说二人不常见面,但是他们平日里的书信却一直都没断过。在二人留下来的书信中,我们不难看出,二人的感情一直都是极为亲密的。

鲁迅不仅非常关心许广平的生活,还在信中这样说过:“你每月60元的工资,这样少,够用吗?你若有金钱问题,我希望你通知我!”这样稚嫩而又体己的话语,很难想象出自鲁迅之口。

而许广平在给他回信的时候,也常常给他起一些例如“鲁迅弟弟”之类的爱称。纵使像鲁迅这样冷静的男人,在面对爱情的时候,原来也会化成绕指柔啊。

在忙着恋爱的时候,鲁迅也没有忘记革命的事业,早就对国民政府的行为有所不满的鲁迅,多次在文章中写过抨击国民政府的话语。而树大招风的他,也很快就被列入了国民政府的通缉名单中。在国民政府的打压下,鲁迅只能四处奔走。直到晚年时期,身心俱疲的鲁迅,体重更是降到了38公斤

鲁迅一生用笔杆抨击了许多事情,直到走到生命的尽头的时候,他还未放弃拿起自己的笔杆。在弥留之际,他吊着最后一口气,写下了《我的第一个师傅》、《女吊》等文章。

葬礼盛况表哀悼

在病榻间,鲁迅也已经意识到自己命不久矣。和别人不同的是,鲁迅在写遗嘱的时候,没有把遗嘱交给家人,而是直接写在了自己的文章中,刊登在了杂志上。

鲁迅在这篇文章开头写道:自己之前是想过写遗嘱的,若自己是个达官贵人,或者是个腰缠万贯的富人,那子女应该早就逼自己把遗嘱给写好了吧。但我不是,不过仔细想了想,还是留下点什么吧。

第一、去世之后,千万不要因为我的丧事而收他人的任何一分钱,朋友除外!

第二、尽快收殓,埋掉,拉倒。

第三、快忘记我,管好自己的生活,如若不然,那你可真是糊涂虫。

第四、不要做任何纪念我的活动。

第五、孩子大了,若无才能,可找些小事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

第六、别人答应给你的事物,你千万不可当真。

第七、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人,万勿和他接近。

就在这篇文章发表后,读者还沉浸在文字的世界中,一个噩耗却突然传了出来。1936年10月19日,因旧伤发作,无法医治,鲁迅永远的离开了人世。

当时鲁迅在国内的影响力巨大,他去世的消息一经传出,就引起了轩然大波。听到这个消息后,许多文坛大家都第一时间赶到了现场。不仅如此,此事也很快惊动了政商各界名流。此事传到国母宋庆龄耳中后,她二话没说就来到鲁迅灵堂,为这位她十分喜欢的作家吊唁。

后来在许广平、宋庆龄以及鲁迅友人的共同商议下,几人拟定了治丧委员会的名单:蔡元培、马相伯、宋庆龄、毛泽东、内山完造、沈钧儒、茅盾、萧参、史沫特莱。虽说几人是这样制定名单的,不过由于当时的政治环境较为特殊,因此在报纸上登刊的时候,他们选择删去了毛泽东等敏感人物的名字。

后来由原定的几人加上周作人、胡愈之、周作人、胡风等组建成了治丧委员会,在报纸上发表了鲁迅先生的讣告。

该讣告公布了鲁迅先生的死亡时间,并通知所有想要前来为他吊唁的人,于20日上午10时至下午5时,移步于万国殡仪馆。在此期间,社会各界可瞻仰先生遗容。

在该讣告的末尾,几人还专门写上了“依先生遗言,不得因丧事收任何人一文钱,除祭奠和表示哀悼的挽辞花圈等,谢绝一切金钱上的馈赠”这样的文字。

就这样,鲁迅先生的遗体被移到了万国殡仪馆二楼,众人在商议过后,把先生的灵堂设在了殡仪馆的大厅中,并将先生的遗容安置在了大厅后面的一件小厅里。由于当天来现场吊唁的人实在太多了,所以后来他们又紧急成立了一个治丧办事处,来维护现场的秩序。

从10月19日去世到22日这四天内,前来万国殡仪馆为先生吊唁的人数多到上万人之多。在这一悼念活动结束之后,众人于22日下午举行了起灵祭仪式。在最后的礼仪完成后,人们盖上了棺椁外层的大盖。合棺之后,他们便将先生的遗体送到了万山公墓。

当天,站在送别队列最前端的是欧阳山和蒋牧良二人。而在灵车之上,则挂着一幅由司徒乔所画的先生画像。就这样,这群人浩浩荡荡的从殡仪馆走到了公墓前。这条路大约有十多公里,但当天没有送丧的车队,先生的棺材也是人们一路抬着走的。

当天为鲁迅抬棺的共有16人,他们分别为胡风、巴金、黄源、鹿地亘、黎烈文、孟十还、靳以、吴朗西,陈白尘,萧乾、聂绀弩、欧阳山、周文,曹白,肖军。这些人个个都是当时的名人名家,我们所熟悉的巴金先生不过是其中普通一员。

就这样,16人轮换着一路将鲁迅先生的棺椁抬到了公墓。而北大校长蔡元培、国母宋庆龄等人随行亲自扶棺。沿途送行人数近万,到场的人都选择了步行,其中无论是否年长、尊贵,大家全都一路跟着先生的遗体到达了安葬之处。

到达目的地后,主持工作主要交给了蔡元培。在蔡元培开场结束后,宋庆龄、肖军等人也陆续做出了讲话。虽说鲁迅生前向身边的人提到过,不用太挂念自己,但他的这场葬礼的盛大程度,在整个上海滩来讲,恐怕也都是空前绝后的。

关于学术思想、关于文学特色、关于革命见地,我们对鲁迅也已分析了太多太多。时至今日,鲁迅也已经成为了一个时代的标杆,永远挺立在了那里,成为了无数后人观瞻、学习、敬仰的对象。所谓伟人不朽,便是这种意思吧!

Tags:

本文暂时没有评论,来添加一个吧(●'◡'●)

欢迎 发表评论:

标签列表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