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集了海量的优美文章语录和经典故事

网站首页 > 综合其他 正文

宣传“抗震救灾英雄战士”的日子(战士们坚守在抗震救灾第一线)

jellybean 2024-04-19 06:17:08 综合其他 220 ℃ 0 评论

——军事记者相军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亲历纪实

作者:相 军

宣传“抗震救灾英雄战士”的日子(战士们坚守在抗震救灾第一线)

作为一名军事记者,我在抗震救灾前线奋战了90多个日日夜夜,目睹了许许多多感人至深的场面:废墟抢救生命,紧张惊险,触目惊心;岷江岸边,战友们冒着滚落的石头,匆匆行军,奋不顾身;堰塞湖畔,那被掩埋的学校,只留下一杆破碎的旗杆,在悄悄诉说着悲剧性的一幕……

然而,在宣传武文斌的日子,我却经历了更加深刻的感情熏染,感受了特定环境下的灵魂洗礼和思想碰撞,烈士以及烈士亲属们伟大的英雄壮举,也促使我重新思考了爱情的真谛、生命的价值、金钱的份量。我用摄像机记录下了珍贵的历史资料,也用哭声和眼泪在心中留下了终生抹不掉的印记……

一、可亲可敬的烈士亲属

了解武文斌,我是从认识他的亲属们开始的。

6月19日,领导们交给我一项任务:某红军师牺牲了一名战士,战士亲属从河南邓州老家来到灾区了,让我跟随他们进行拍摄,留点影像资料。

中午十二时,载着烈士亲属的中巴车一停下,我就把镜头对准了他们。武文斌的父亲武忠林、母亲王改霞、妻子杨卫华、姐姐、姐夫、叔叔武文理,还有邓州市武装部和民政局的同志,一一走下车来。武文斌的妻子杨卫华哭得特别伤心,在军医的搀扶下跌跌撞撞走进了某红军师指挥所的一个迷彩帐篷。稍事休息后,官兵们准备了午饭。面对着一桌饭菜,经受了20多个小时路途颠簸的他们难以下咽,杨卫华只是掩面哭泣,连拿筷子的手都在发抖。

午饭后,工作人员让烈士亲属休息,把邓州市民政局优抚科科长霍士英、武装部政工科科长杨珂、武文斌所在村庄程营村党支部书记武安理请进了作战会议室。直到这时,我才知道,部队领导担心烈士父母承受不了失去亲人的打击,只是通知他们说武文斌病倒了,也就是说,他们都还不知道武文斌牺牲的消息。红军师参谋长公茂栋以沉痛的语调宣布了武文斌累死的消息,并简要叙述了武文斌牺牲的经过:“6月17日晚上,武文斌和战友们一起卸了8车活动板材,9点钟洗脚准备睡觉时,对战友们说:好好泡个脚,明天接着干。凌晨12时多,武文斌起来解手,还和哨兵打过招呼。凌晨两点,战友们发现武文斌出现呼吸急促、浑身抽搐等症状,迅速送往师里的野战医院,医院立即组织抢救。师领导、军区卫生部领导还有150医院、解放军总医院的专家都连夜赶到了现场,遗憾的是没有抢救过来。4时45分,武文斌同志因过度劳累引发肺部大出血,永远离开了我们。”说到这里,公茂栋参谋长已经是两眼含泪,泣不成声。武文斌老家的领导也由于消息来得突然,没有任何思想准备,一下子愣在了那里,武安理的眼泪夺眶而出,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霎时,会议室里静得可以听得见相互之间的心跳。过了许久,杨珂、霍士英、武安理分别介绍了武文斌入伍前的表现,说他从小就乐于助人,勤奋好学,来抗震救灾以前,刚刚和妻子杨卫华领了结婚证,正准备回家举办婚礼;公茂栋说,部队正在整理武文斌的先进事迹,准备作为典型宣传。最后,大家提出了一个紧迫的问题:武文斌的父母年龄大了,怎样把儿子牺牲的消息告诉他们?最后商定,由武安理向武文斌的亲属们公布这个消息。

武文斌的父母、妻子、姐姐、姐夫走进了会议室,武安理坐在了他们的对面,先是把武文斌在抗震救灾期间的表现作了介绍,接着详细叙述了武文斌牺牲的经过。武文斌的亲属们很认真地听着,当听到武安理说“武文斌因抢救无效,永远的离开了我们”这句话时,我清楚地看见烈士母亲王改霞的脸色一下子凝固了,只是张大了嘴巴,没有哭出声音,很久以后才把拳头往桌子上猛然一擂,放声大哭;父亲武忠林趴在桌子上,许久不肯抬头,鼻涕和眼泪却掉到了桌子底下;妻子杨卫华或许已经意识到了不祥之兆,来到这里后一直在低声哭泣,这时眼泪已经哭干了,浑身颤抖着和婆婆抱到一起痛哭。当时在场的还有四名女军医,我和摄影记者曾宪平,无不潸然泪下。我的视线被泪水遮挡,模糊了摄像机寻像器,但却一直没有关机。我要把这些珍贵资料记录下来,告慰烈士英灵。

一个小时后,烈士亲属的情绪稍微平静下来,红军师政委刘法峰等有关领导先后接见了他们。当军区叶爱群副司令员询问烈士亲属们有什么要求时,我发现,烈士父亲武忠林这时竟然笑了。在后来的日子里,从都江堰的各个公开场合一直到走上6月30日中央电视台的《向祖国报告》抗震救灾文艺晚会,武忠林一直都是笑着说话的。他是一个坚强、仁慈而又要面子的父亲,是一个不笑不会说话的人,尽管笑得勉强,笑得让人心里发酸,但却一直在以微笑应对一切。武忠林笑着说:“我也是一名退伍军人,我为失去文斌而悲痛,但同时也为文斌感到自豪。因为他是为了灾区人民而死的,是为了抗震救灾而死的。我只有两个愿望,一个是见一见儿子的遗体;第二个就是把我留在文斌的连队,来干完文斌没有干完的活。”话音刚落,大家就以掌声表达了对烈士亲属的敬爱之情。

那天下午,天阴沉沉的,我陪着烈士亲属一行来到了都江堰翠月湖殡仪馆。走进大厅,首先看到墙上悬挂着武文斌烈士的遗像,武文斌烈士的遗体静卧在水晶棺内,四周簇拥着鲜花。亲属们一进大厅,就忍不住号啕大哭,撕心裂肺。我凝望着武文斌烈士的遗体,感慨万千:这是多么结实的一副身板啊,一米八的个头,刚毅的面庞,黝黑的皮肤。可就是这副身板,多次被评为优秀士兵、“新时期22勇士”,全团比武第一名;就是这副身板,主动要求来到抗震救灾一线,抢救生命、打通道路、搜救失事直升飞机、搭建板房,事事冲在前面,直到累倒在都江堰市胥家镇救灾现场……英雄的躯体里必定蕴含着无穷的睿智和坚毅,蕴含着对祖国、对人民群众的无限热爱和忠贞,也蕴含着对父母妻子的拳拳孝心和深深留恋。在抗震救灾的伟大行动中,武文斌把自己英雄的躯体留在了灾区,留给世人的,是对英雄的无限哀思和深深敬仰。

从殡仪馆出来,苍天好像也被感动了,下起了小雨。车上,我看见武忠林轻轻擦着脸上的泪痕,目光投向了阴沉沉雨蒙蒙的远方。我想,实现了看望爱子的第一个愿望,他是不是也在挂念着灾区的群众?

果然,两天以后,武忠林就穿上了儿子的迷彩服,和武文斌生前的战友一起,来到了武文斌倒下的那片土地,帮助群众卸板材、搭板房,为灾后重建贡献力量。武忠林说,来到灾区,看到人民生活那么艰苦,理解了儿子为什么要拼上命干活,自己的身板还结实,为灾区做点事情,心里舒坦。

这是一名老兵的心声,这是一名英雄父亲的胸怀!

安息吧,累了许久的武文斌烈士。向您敬礼!可亲可敬的烈士亲属们!

二、珍贵的手机视频

武文斌牺牲后,军区前指首长机关就以异乎寻常的速度展开了工作:了解真实情况,整理先进事迹,多次召开会议研究如何进行宣传,并向成都军区联合指挥部和军区、总部报告情况,决定作为重大典型推向全国。

我作为电视记者,首先想到的是抓紧时间搜集烈士生前的照片和录像资料。由于武文斌所在连队是师直炮兵连,一般都是单独执行任务,没有记者随行。连长李俊峰告诉我,在灾区一个多月的时间里,竟然没有任何一个记者采访过他们,更没有拍摄什么镜头,这里是被记者遗忘的角落。幸运的是,战友们用手机拍下了几张武文斌在灾区干活的照片,尽管不是很清晰,但也反映出武文斌的部分工作和生活镜头。

有没有关于武文斌的视频资料呢?认识武文斌的人都说没有,但是我们一直没有放弃寻找。我们搜寻了所有自己拍摄的录像带,询问了驻地电视台的同行,都没有意外收获。最后我们想起来了:在医院抢救武文斌的时候,有没有人拍摄呢?医院院长说,当时都忙着抢救病人,没有顾得上留资料,也没有注意有没有人拍摄。副院长回忆说,解放军总医院的专家来到的时候,好像有人用手机在拍摄。我们记者站王学伦站长听说后,马上乘车赶到了总医院驻地,费尽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那位用手机拍摄的医生,把拍摄的资料转录回来。视频一共一分钟,画面上可以清晰地看见武文斌的面庞,很多医生在忙着抢救,有的在按压胸部,有的在挂吊瓶,有的拿纸巾擦拭武文斌嘴角流出的鲜血,旁边很多治疗仪器,可以听见医生对病情的诊断和仪器的鸣叫声。

后来,这段视频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军事报道》等栏目播出后,使广大观众看到了武文斌弥留之际的真实场面,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巨大的心理震撼,对武文斌的宣传起到了巨大作用。

后来,我们记者站王学伦站长特意制作了一面锦旗,上面写了“救死扶伤展白衣风采,手机视频留英雄影像”,并专程送到解放军总医院,感谢那位无意间拍摄下这段珍贵手机视频的医生。

三、李菲的悼念博客

李菲是都江堰市玉堂镇水泉村的在校大学生。李菲一家是整个地震灾区唯一认识武文斌的地方群众。

这里是都江堰市的一家网吧,自从得知武文斌牺牲的消息以后,李菲每天都要来到这里,维护她亲手制作的“纪念武文斌博客”,回答网友纪念武文斌的跟帖。她还把自己亲手用手机拍摄的武文斌照片挂在博客里供网友瞻仰,写下了十几篇纪念武文斌的帖子。

5月19日,武文斌所在连队进村入户来到水泉村,这里到处都是山体滑坡,灾情严重。武文斌和战友们先是帮助乡亲们清除了路上的石块,打通道路,然后开始挨家挨户清理废墟。

李菲家的三间房屋在海拔2800多米的赵公山上,大部分都已倒塌,武文斌和战友们曾经来到这里,帮助他们拆除危房。6月下旬,我扛着摄像机,和李菲、李菲的父亲李常友步行一个多小时来到山上,共同回忆武文斌帮助她家干活的点点滴滴,拍摄英雄曾经战斗过的地方。李常友说,那天,他想爬到断壁上去绑一根绳子,武文斌看见了说,大爷,你下来,我上。“他是怕我摔着啊”,李常友流着眼泪说。

李菲至今难忘的一件事是,那天武文斌在搬运木料的时候,一根铁钉扎进他的右脚心,当时武文斌把鞋脱开,袜子上都是血,因为当时没有酒精,就找了些盐巴,先是用手把里面的淤血挤出来,然后再把盐抹上去。“想想,那该有多疼啊,武文斌硬是咬牙忍着”,说到这里,李菲眼里也噙着泪花。

李菲说,武文斌一共到她家来过两次,有一回,武文斌从她家的废墟里清理出来很多书籍。武文斌一边搬运书籍一边对着战友们喊:“这可是宝贝啊,大家一定要小心搬,不要弄坏了。”“他还找出一本《读者》杂志,问我能不能借回去看,我答应了他,他很高兴的样子。”李菲回忆说:“他非常勤奋好学,所以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趁武文斌不注意,掏出手机给他拍了几张工作照,还设置了视频录像,可惜由于手机内存太小,只拍摄了三秒。”李菲不无遗憾地说。

四、灵堂里的入党仪式

6月24日夜幕降临时分,都江堰市胥家镇中心小学炮直连驻地,官兵们排起队伍,在欢迎一批特殊的客人——武文斌烈士的亲属们。他们来连队参加追认武文斌为中共党员的入党仪式,这也是他们第一次走进武文斌生前所在连队。

当武文斌的父亲武忠林、母亲王改霞、妻子杨卫华在军医的搀扶下走进大门的时候,伴随着低回的哀乐,官兵们依次向英雄亲属们敬礼致意!

武文斌烈士牺牲后,济南军区某集团军政治部依据《军人抚恤优待条例》,批准他为革命烈士,集团军党委为他追记一等功,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

晚上8时,在武文斌烈士的灵堂里,隆重的入党仪式正式开始,武文斌生前所在连队党员手捧烈士遗像,代表武文斌向着党旗庄严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

入党仪式上,红军师领导杨剑、刘法峰向武文斌烈士亲属颁发了《革命烈士通知书》《立功证书》《党章》,武文斌烈士的父亲武忠林、母亲王改霞、妻子杨卫华流着眼泪把这些证书证章摆在烈士遗像前。在场的所有人员向烈士默哀。此情此景,我看到所有人员都抽噎不已,泪流满面。

据炮指连指导员高星介绍,武文斌生前一直是党支部培养的积极分子,多次写出入党申请,但由于他先后在多个不同建制单位工作,入党考察期规定至少要在一年以上,使他一直没有实现加入党组织的愿望。

武文斌生前一直用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在抗震救灾的危急时刻,连队成立党员突击队,他强烈要求参加;连队开展向灾区缴纳“特殊党费”活动,武文斌把身上仅有的200块钱交给了党支部。不管在哪个工作岗位上,他都时时处处为党争光,为党分忧,用实际行动向党组织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武文斌的同班战友张斌对我说:“今天能代表武文斌进行入党宣誓,我很激动,他的精神一定会激励着我更好地完成抗震救灾任务。”

从帐篷灵堂里采访出来,外面阵阵凉风吹着,觉得浑身凉爽了许多,心情也感到宽慰:毕竟,入党是武文斌多年的心愿,今天终于如愿以偿了!

五、特殊的悼念

6月20日,都江堰市胥家镇小学院子里,武文斌所在连队用一顶班用帐篷搭起灵堂,把武文斌的遗像摆放在正中间,挽联上写着:“武文斌烈士永垂不朽”,旁侧放着武文斌的遗物:床、背囊、洗漱用品、学习用具等。

附近的乡亲们得知有名战士累倒在抗震救灾现场,纷纷前来吊唁。这样,一传十,十传百,不到一上午工夫,就有几千名群众涌到这里。他们中有老人、有孩子、有机关干部、有普通群众,有人还专门打车从几十公里外赶来。他们排着长队,一批一批来到武文斌灵前,向烈士鞠躬,有的抽抽噎噎,有的痛哭失声,还有的跪在灵前磕头……乡亲们用最朴素、最诚挚的方式向武文斌,同时也是向整个抗震救灾部队表达着炽热的情感。

不知什么时候,有群众送来了花圈。很快,胥家镇中心小学操场内就摆满了群众自发送来的数不清的花圈。听乡亲们说,附近的花圈店已经脱销,有的群众不得不跑到70多公里外的成都市去采购花圈,一时使“洛阳纸贵”。这一幅幅挽联、一个个花圈寄托着乡亲们的无限哀思,也饱含着他们对英雄战士的深切思念。

我在灵堂内外采访拍摄,时刻被一些细节感动着。

有一些群众拿来了一大块白布,咬破手指,按下了一个红红的血印,说:“乡亲们,我们都来签名,为烈士请功!”霎时,他的四周聚满了群众,他们用自己的鲜血作证,表达着对烈士的尊重。一名拄着拐杖的老人来了,他的左腿上还缠着绷带,他说,“是解放军把我从废墟里扒了出来,救活了我的命,解放军战士却累倒了,我心里难受啊”,说着,唏嘘不已,老泪纵横;一名十一二岁的小女孩在父母的带领下来了,他们双手擎着花圈,慢慢地放到灵堂边上,小女孩向着花圈敬了一个标准的少先队队礼。她说,地震后,自己被埋在教室里,是解放军叔叔钻了一个十几米深的洞,冒着随时倒塌的危险爬进去把自己抱了出来,她一辈子都感激解放军。75岁的羌族老人何庆梅,是解放军从废墟中把她救出来,她是家里的唯一幸存者,从广播里得知解放军战士武文斌牺牲的消息后,专程从映秀镇连夜赶到这里。

由于花圈太多,重叠堆放,送花圈的群众也开始别出心裁。有的用鲜花扎成,弥散着淡淡的清香;有的亲手制作了十几米高、五六米宽的“巨型花圈”,十几个小伙子一起抬进院子里;有12名退伍老兵专门制作了多个30多米长的悼念横幅,写着“文斌老战友你走好”等话语。

灵堂里,拥挤不堪,哭声不断,但是乡亲们排队等候,络绎不绝。有的给武文斌带来了当地的猕猴桃、栗子等土特产;有的要给烈士烧香拜祭;一名小姑娘把悼念武文斌的话语工工整整地刻在了两个苹果上,然后恭恭敬敬地放在武文斌遗像前;晚饭时刻,一位老大爷用颤抖的手端来了饭菜,沙哑着声音说:“娃儿,你饿了吧?大爷给你送饭来了。”

由于灵堂太小,只能容纳十人左右。当天晚上,红军师领导决定:拆掉全师最大的会议室帐篷,给武文斌重建灵堂。于是,一个同时能容纳100多人的帐篷灵堂连夜搭建完毕。

接连发生的事情还有很多。

总政赴四川抗震救灾“心连心”艺术团小分队,听说武文斌的事迹后,他们也专门赶来悼念这位士兵兄弟。在新搭建的灵堂里,面对着烈士的遗像,大家庄重而肃穆的鞠躬行礼。随后,著名歌唱家阎维文代表“心连心”小分队全体成员,含着泪水哽咽着为武文斌献上了歌曲《心甘情愿》,这位闻名全国、唱遍军营内外的著名歌唱家,歌声呜咽,表情痛苦,唱哭了在场的每一位观众。我想,武文斌在九泉之下听见这歌声,他也会感到欣慰的。

有一名胥家镇的青年不知道武文斌牺牲的真实过程,听说是为了给一家群众拆房子砸死的,便迁怒于这家群众,带领很多人去这家院子里闹事,吓得这家群众晚上不敢回家睡觉,只得请部队官兵前来辟谣。

有的群众为了表达心情,竟然给连队官兵送来了现金:有100元的、200元的,也有十元、五元的。官兵们耐心讲解着部队政策,坚辞不收。乡亲们没有办法,由村委会挑头,自制了一个“募捐箱”,把钱集中存放。后来,群众代表把这饱含深情厚意的32000多元现金送到武文斌烈士的父亲武忠林手里,武忠林坚决不要,群众们竟然双膝下跪,呜咽有声:“文斌走了,我们就是您的孩子,您收下吧。”武忠林收下了,但是当场宣布:“灾区群众更需要钱,我把这些钱,再加上我自己的2000元钱一起捐赠给灾区的学生吧。”两天后,武忠林将钱捐给了胥家镇中学,学校专门设立了“文斌奖学金”。在这位烈士父亲的眼里,灾区人民亟待救援,他忘记了的是,自己家的房子很破旧,因治病欠下了几千元债,患脑瘫的小儿子也急需要治疗……

这些事迹被媒体报道后,灾区人民对烈士以及烈士亲属更加敬重。一连几天,都江堰市形成了万人空巷哭英雄的壮观场面。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领导关注着武文斌的宣传情况,也在关心着烈士亲属的冷暖……

6月24 日,武文斌遗体告别仪式在翠月湖殡仪馆举行,乡亲们举着各式各样的花圈、挽幛、横幅,聚集在殡仪馆大厅外,为这位普通的战士送最后一程。庄严肃穆的吊唁大厅内,武文斌的父母、亲人,济南军区抗震救灾前指,成都市、都江堰市党政领导,某红军师官兵代表和驻地群众数万人,满怀无比伤痛的心情,向静卧在鲜花丛中、覆盖着中国共产党党旗的武文斌遗体作最后告别。

7月10日,授予武文斌同志“抗震救灾英雄战士”荣誉称号。

7月18日,中央军委在都江堰隆重举行“抗震救灾英雄战士”武文斌同志授称大会,向武文斌的亲属颁发了证书证章,向灾区人民表达问候,向奋战在灾区的人民解放军全体指战员表示衷心感谢。

河南省领导专程赶到都江堰慰问烈士亲属,并指示有关部门一定要安置好烈士亲属的工作,照顾好烈士的父母,让武文斌走的放心,走的安心。

武文斌的家乡邓州市新建的“武文斌纪念馆”已经破土动工,修建的通往烈士家乡程营村的水泥路也被命名为“文斌路”,某红军师投资十几万元援建的“文斌小学”在烈士故乡正式挂牌;都江堰市在中心广场矗立起一座纪念武文斌的铜像,上面镌刻着武文斌的生平事迹,以这种方式让子子孙孙永远铭记这位在抗震救灾的伟大行动中奋勇献身的英雄战士。

六、遗憾的婚礼

那天下着蒙蒙细雨,经过地震的青城山在雨中舒展着筋骨,雨声沙沙,好像在诉说着灾难带来的幽怨和哀伤。

这是青城山下香楠路一个幽静的宾馆小院,里面种满了葡萄和各种花木,葡萄架上不时滴下几个雨滴,像泪珠掉在地上悄然无声。馥郁的花香,也懂人性似的灌满了整个院子,久久不愿散去。

武文斌烈士的亲属们就临时居住在这里。

雨中,我搬来两把竹椅,架好了摄像机,听武文斌的妻子杨卫华诉说他们的爱情故事。

杨卫华是郑州市铁路工程局工人,2006年9月下旬,经同学介绍,她认识了正在解放军信息大学测绘分院上学的武文斌。

“我们第一次见面,就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杨卫华回忆说:“那天我们约定在金水河边见面,他发信息说穿一件米黄色衬衣。我等了一会儿,回头一看,一个穿米黄色衬衣的小伙子正在帮助一位阿姨搬自行车。这个小伙子就是武文斌。”

“我找对象的原则就是要有善心,要有孝心,要人品好。文斌都具备了,所以我们的感情发展很快,仅仅一年半以后,也就是2008年2月,我们就登记了,领了结婚证。”杨卫华说。

由于武文斌春节假期太短,时间匆忙,他们没有来得及举行婚礼。小两口约定等放暑假回来再补婚纱照,举行婚礼。

5月13日早上,杨卫华接到武文斌的电话,说四川发生地震,他随部队从野外驻训场直接去四川参加抗震救灾。

“可能是由于救灾任务太紧吧,整个5月份,文斌很少给我打电话,只是发信息联系。”杨卫华轻轻地说,“我问他生活上怎么样?累不累?他总是说一切都好。”

6月15日,杨卫华又接到武文斌的电话,得知武文斌从都江堰市玉堂镇搬到胥家镇执行救灾任务。

“那是我最后一次听到文斌的声音。”杨卫华的眼里涌出大滴大滴的眼泪,像是葡萄架上落下的雨滴。

“6月17号晚上,他给我发了一个信息,告诉我一切都很好。我问他感觉累不累?他说不算太累。”杨卫华擦了擦眼泪,伤心地说:“他一点儿暗示也没有给我,就跟往常一样。因为我的手机内存比较小,我就跟平时一样把信息删了。没想到,这竟然是文斌发给我的最后一条短信。”

杨卫华捂着脸,抽噎着,许久说不出话来。

等情绪稍微平静下来,她又继续说:“第二天上午,我就接到家里我姐夫的电话,说文斌出事了。我的脑袋就轰的一声响,以为听错了,就又问了一句,到底怎么了?文斌出啥事了?姐夫说,文斌在四川出事了,部队打来的电话,说病情很严重,正在医院抢救。我当时就有一种非常不好的预感。”

杨卫华在郑州立即收拾行李,准备来四川。“我在准备换洗衣服的时候,花颜色的一件没带,选的全是素一点儿的颜色。”

他们急急忙忙坐上了开往成都的火车,路上,杨卫华一直在哭:“我望着窗外,在心里喊着,文斌,我来看你了,你一定要挺住,一定要等我!晚上,我闭上眼睛就感到文斌在我面前,一睁开眼睛就不见了。”

杨卫华幽幽地说:“要不是看见文斌的遗体,我真的不敢相信他已经离我而去了。在殡仪馆,我看见他一个人孤零零地躺在那里,真的想和他一起走了,永远陪着他。他太孤单了。”

看着杨卫华伤心的样子,我的心里也像针扎一样难受。我无法劝慰眼前这位刚强而又羸弱的女子,只能在心里默默祈祷。我相信,时间会慢慢抚平她心中的伤痛。

“本来我们打算7月份就举行婚礼的,来四川以后,他还发信息说,等抗震救灾结束了,我们就结婚。我们还要到大海边,照一些漂亮的婚纱照。现在,现在什么都没有了。”杨卫华摇着头,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在对我诉说:“文斌对我很好,尽管我们从相识到登记不到两年的时间,但是我们的感情好得没法用语言来表达。他的突然离去对我打击太大了,我感觉整个天都塌了。”

沉默了一会儿,杨卫华擦了擦眼泪,说:“我知道,文斌是为抗震救灾牺牲的,作为妻子,我既伤心又自豪。我为有这样伟大的丈夫而自豪。作为军人的妻子,我有责任和义务去接过他手中的接力棒,去完成他没有完成的任务。”

我对这位伟大的军人妻子肃然起敬。多好的军嫂啊,自己那么需要安慰,需要帮助,还处处想着别人,想着灾区人民。

“我们7月份举行婚礼的约定永远无法实现了,也不能和文斌照婚纱照了。”杨卫华边说边从衣兜里掏出一张纸片,轻轻婆娑着:“这是文斌参加自学考试的准考证,上面有他的一张一寸免冠照片。我现在只有文斌的这一张照片,我想他了就拿出来看看。”

杨卫华把照片轻轻的捂在脸上。

后来,集团军的一名摄影干事给杨卫华补拍了一张照片,刊登在有关报刊上:杨卫华身穿婚纱,捧着武文斌的遗像在流泪,标题是:“来生我还做你的新娘”。很多人看了照片说好,也有人持不同意见,说这样对于杨卫华来讲太残忍了,毕竟人家年轻,还是要嫁人的。只有我明白,杨卫华心里是愿意为武文斌牺牲一切的。如果可能,我真的愿意让他们补办一次没有新郎的婚礼,让这对突然阴阳两隔的夫妻圆了共同的梦。

七、最后的告别

7月22日,都江堰翠月湖殡仪馆,武文斌烈士亲属、红军师官兵和当地群众1000多人在这里和武文斌烈士作最后的告别。

告别大厅里摆满了花圈,武文斌烈士遗像悬挂在正中间,香案上摆放着武文斌烈士骨灰盒,上面覆盖着中国共产党党旗。

武忠林、王改霞、杨卫华等亲属们在这里点燃了最后一炷香,为九泉之下的武文斌烈士默默祈祷。

下午三时,武忠林双手抱起儿子的骨灰盒、杨卫华捧起丈夫的遗像,在众人的搀扶下缓缓走向灵车。

都江堰的乡亲们来了,他们哭得眼圈通红,默默注视着烈士的遗像,为武文斌送最后一程。

素有“泥人张”之称的红军师战士张厚岭送来了专门为武文斌烈士雕刻的头像。头像高70公分,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扎着黑色挽幛的灵车缓缓驶出殡仪馆,武文斌生前所在连队官兵脱帽敬礼,列队相送。很多战友热泪盈眶。

路上,很多群众看到烈士灵车到来,都向烈士亲属挥手致意,驻足送行。

当灵车行驶到青城大桥附近红军师驻地时,上千名官兵分两列站在路旁,默默向烈士敬礼。早已等候在这里的济南军区前指领导、红军师首长、都江堰市有关领导和烈士亲属们一一握手,向烈士敬礼送行。

一个小时后,灵车驶到了成都市火车站。当车站工作人员得知武文斌烈士的骨灰要从这里运回家乡时,特意为烈士开通了绿色通道。武忠林、王改霞、杨卫华以及红军师政治部主任黄晓健率领有关人员,护送着烈士骨灰登上了驶往河南邓州的列车。

下雨了。我目送载着烈士骨灰的火车远去,回想起一个多月来宣传武文斌烈士的日日夜夜,泪水禁不住又一次淌了下来……

【作者简介】相军(男),曾任中央电视台济南军区记者站记者、副主任,2008年5月13日随济南军区抗震救灾指挥部先遣队到达灾区,徒步进入震中映秀采访,走遍了济南军区四万五千多名官兵驻守的所有任务区,拍摄播出了上百篇电视新闻、专题。2017年底自主择业,现任山东鲁兵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

Tags:

本文暂时没有评论,来添加一个吧(●'◡'●)

欢迎 发表评论:

标签列表
最新评论